易經為群經之首

伏羲畫八卦成為漢語文字的雛形,文王演周易是中國文化的開端,易經這部書,不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,而且自上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,尊為群經之首,「經」者就是「道」,就是「理」,即天地萬物的大道理。故有天道亦人道;「易經」就是古人闡明天理、人道的書。「易經」仰觀天文,俯察地理,中通萬物之情,研究天地與人類最基本法則;人生必變、所變、不變的大原理,闡明人生知變,應變、適變的大法則用作人類行為的規範,這種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特色,也是一切學術思想的根源。孔子年輕時,也曾談到形而上學,天道。

五十歲後研究「易」,儒家將「易經」冠為六經之首。近代學者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輕視「易經」,認為不過是一部古代占卜書。「易經」的確是古代用來占卜的書,才逃脫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之災,古代帝王及人民崇尚鬼神命運之說,凡有重大行事,必定求神問卜,古代的占卜不僅消極的問結果如何,更進一步問應當如何臨機應變、避凶趨吉,「易經」不但啟示事物發生的微妙契機,並且指引應變之道,所以說「易經」也是一部積極的處世智慧哲學。

傳說伏羲是人面牛身的文化神,也是上上古帝王,首先劃出三畫的八卦,是「易」最原始的形式。

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日刊出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