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今天要講的題目,還是與拜神有關的,有觀眾來信問:為什麼要拜神呢?有什麼好處呢?這個問題,是不容易答覆的一個問題,各位觀眾,隨著科技與工商業的發達,一般的家庭,裝潢得富麗堂皇,但是安神安祖先牌位的卻寥寥無幾,這原因有三點:![]() 一、拜神、拜祖先的觀念日趨淡泊。拜神、拜祖先被視為迷信,一句迷信,就抹殺了一切,認為拜神、拜祖先是落伍的觀念,有些年輕人,尤其書讀得愈多的,愈不願意拜神拜祖先,主要是一般人缺乏對拜神、拜祖先的正確觀念。其實,中國人拜神、拜祖先,有五千年的文化,敬天拜祖,是一脈相傳的道統,中國文化的根本,就是在這種道統,這根基是出於中國人的天性,天性日久就成為一種風俗習慣,形成了中國文化固有的基礎。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,老祖母教訓兒子:「你看,你做得對不對﹖你看著你爸爸的相片,看著爺爺的相片,你發誓,你有沒有做錯啊!你對老祖宗發誓。」這老祖母教訓兒子,在佛堂的神檯面前教訓兒子,這種方式,我相信中國人的大家庭,都有見識過的。所以,拜神、安神、拜祖先,主要是要讓一個人去檢討自己,有沒有錯誤,對不對得起自己,對不對得起家族,讓人有一個懺悔的地方,可以讓一個家族團結。大家庭有一個祠堂,很多家族的成員,到外地回來都到祠堂去祭拜,主要的是慎終追遠,咱們中國人說飲水思源的意思,所以老一代的中國人,在節令、婚、喪、喜慶都要祭祀,拜神、拜祖先。 ![]() 焚香膜拜,起源於道家,但是現在道教、佛教已經混洧不清了,民間拜佛也點香的,點三支香,這代表尊敬,代表三清,三清是佛家的三寶,是同樣的意思,凡是祭祖拜祖先,都是道教,道教是多神教,像觀音、關帝、媽祖、元始天尊,數不完的道教神。其實道教有道統的精神,起源於黃帝,成道是老子,道教是多神教,多位先人,他們在世的時候,他們的善行,他們救人的偉大精神和思想,可以做為我們後世的楷模,所以雖然他們已經死了幾千年,但他們的精神不死,像關帝,他義薄雲天,他雖然死了上千年,他轉世了幾世,但他的精神不死,他的義氣,受到後人的尊敬,我們尊敬到最高點的時候,就是膜拜點香,點香膜拜,是表示內心的誠意,沒有什麼特殊意義。道家道教和佛教的拜神,其實佛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哲學思想,沒有點香的,到後來以至現在也不分了,拜佛的也點香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剛才說了,左手為陽,右手為陰,所以右手抱左手,左手抱右手,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。你看過太極對不對?太極是黑裡面有白,白裡面有黑,就是太極,道教的哲學,起源於易經,易經上說無極生太極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陰陽,五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陰陽五行也是我們排八字的方式。道教主要的宗旨是:自然、清靜、無為,這些是修道人修道的宗旨。道教是論道德經為中心思想,除道德經以外,還有五種經,像南華經、黃庭經、文史經、陰符經,這些是道教五大經典。但是一般人知道的,只有道德經,一般人奉的是道德經,道德經裡面一開始講:「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,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」而佛教說:四大皆空,人皆有佛性,佛者,覺也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 所以人如果覺悟了,也可以成佛,所以在漢朝的時候,佛教傳入中國,中國馬上接受,就因為中國人有道家思想存在,不但接受還在中國發揚光大,成為中國人的教。道教是兼容並蓄的。所以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有些不同,道教是要拜神、膜拜、點香。而佛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哲學思想,都是教人行善,都是教人生活愉快,心中平穩。所以拜神、安神,主要不是說拜了神就發財,就大賺錢;主要是心靈安穩,家裡拜神,安了觀音,安了關帝,心煩的時候,點點香,讓你心靈平靜,尤其在許多時精神生活得不到的時候呢,心裡亂的時候,點一柱香,唸唸經,會讓內心平穩。在我這二十年的命相生涯裡面,有很多很多家庭問題的婦女,我都教她唸經,結果發現有很好的效果。各位觀眾,今天我對佛教和道教的分別,解釋到這裡。道教關帝明聖經上說:「玉皇賜我姓和名,子胥五世轉忠臣。」 就是說關帝轉了五世都是忠臣,前面是伍子胥,後來又是漢朝之關雲長,是五世。道家講的三世因果,佛家講的三世因果,都是同樣的意思,所以關帝經裡講到關帝是轉了五世,而諸葛孔明是廣慧星,他在宋朝是朱文公輪迴三世就不下凡塵了,所以佛教講:三世因果、六道輪迴,說人死了,什麼都空了,但是因果不空,所以說道教的精神和佛教的精神是一樣的,只是形式有些不同。 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,一般人感覺佛教比較高尚道教比較迷信,其實佛教是很高尚的哲學思想,道教也是很高尚的哲學思想,但是道教沒有形式,家裡安個神,點柱香,就是拜,心中有誠意,尊重這些先人的精神不死,像觀音的偉大精神,像關帝義薄雲天的精神不死,我們不是拜他的人,是他的精神,借假修真,對不對?至於拜神有什麼好處?各位觀眾,你自己去想想看,看有沒有緣份。 一般人講的擲杯,就是用樹根、竹節做的杯,兩個,擲杯做什麼解釋呢?有什麼意義呢?杯有三種,茭杯的形狀像新月形,外(正)面凸,裡(反)面平,平的部份稱為陰,凸的部份稱為陽,平常是擺在神佛的供桌上,專門為信徒,在神前祈示吉凶用,筊杯很多人都看過,但不瞭解怎麼個用法?有觀眾來信問:怎麼樣才叫好杯?怎麼樣才叫不好的杯,我現在來解釋一下。 擲杯以前要點三支柱,向神佛稟明因由為祈求什麼事情,然後再擲杯,擲杯的時候有的是一正一反,這是好的杯,是笑杯,卜有杯是神佛指示有好的事情,也有呢是兩個正或者兩個反,兩個都是反面是怒杯,表示神佛怒斥,不答覆、不高興,有不好的事情,還有都是正面,叫笑杯,神佛在笑你,這表示吉凶參半,如果不答覆你的這種笑杯,就要一直擲下去,一定要神明。...重擲幾遍。 |